Page 43 - 2020-6
P. 43

第 18 卷  第 6 期             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ol.18  No.6
                  2020 年 12 月 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 December,2020



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:1672-3031(2020)06-0479-0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澜沧江-湄公河流域干旱分析及上游水库影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慧 ,杨泽川 ,许凤冉 ,张学君 ,白音包力皋 ,穆祥鹏 ,胡宏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(1.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力学研究所,北京             100038;2.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,北京           100038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,北京              100038;4. 清华大学 水利系,北京      100084)
                 摘要:干旱是威胁澜沧江-湄公河流域农业和生态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。本文分析了澜沧江-湄公河流域气
                 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特征,并选取 2009/2010 年和 2012/2013 年两场典型干旱进行对比,揭示澜沧江水库发挥的作
                 用。结果表明澜沧江-湄公河全流域的气象和水文干旱无显著趋势性变化,各区间变化趋势不一。2012/2013 年气
                 象干旱总体较 2009/2010 年严重,然而同期湄公河干流并未发生水文干旱。澜沧江梯级水库在 2012/2013 年干季下
                 泄流量较多年平均来水量增加 43%,对缓解湄公河干流水文干旱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:水文学;干旱;特征;对比分析;澜沧江-湄公河;水库调度
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:TV11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: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:10.13244/j.cnki.jiwhr.20200058


               1  研究背景

                   干旱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,往往对农业、渔业、供水、环境等方面造成巨大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-4] 。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
               沧江-湄公河流域是连接东南亚六国的重要纽带,该地区以农业和渔业为主,对降水和湄公河依赖度高 。
               近 年 该 流 域 在 干 季(12 月 至 次 年 5 月)干 旱 频 发(如 2004/2005、 2009/2010、 2012/2013、 2015/2016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6]
               2019/2020 年等) ,给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            [7-10] 。
                   和地球上其他大型流域相比,澜沧江-湄公河的水文过程更接近天然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1] 。但随着经济社会发
               展,该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迅速增加。澜沧江干流“两库七级”梯级水库在 2010 年至 2015 年间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
               成,其中第一座多年调节水库——小湾水库于 2010 年汛期开始发挥调蓄作用 。湄公河干流的第一
               个水电站——沙耶武里水电站于 2019 年建成,湄公河支流截止 2009 年共有 26 座大型和中型水库,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
               规划和在建大中型水库达 99 座 。
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水利工程对澜沧江-湄公河水文过程的影响,已有一些研究基于历史数据或未来气候变化情
               景数据进行定量评估,然而由于澜沧江-湄公河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、观测资料和水利工程调度资料
               短缺,所采用的数据、模型和假设不同,虽然对于变化趋势(削峰补枯)的结论一致,但结果却有较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
               的差异   [8,12-16] 。如湄公河委员会(MRC)和中国水利部研究 认为,受水利工程影响 2010-2015 年间澜沧
               江径流量平均每年减少 4.9%,而气候变化使年径流量平均减少 20%。HAN 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6] 的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对
               澜沧江 2008—2014 年的径流变化贡献率约为 95%。另外,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增加了水利工
               程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。Lauri等            [17] 的研究表明,采用不同的 GCM 数据驱动模型可能导致不同的预估时
               段(2032—2042)和基准期(1982—1992)的径流变化,雨季为-11%~+15%,干季为-10% ~ +13%。
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水循环不同环节的水分亏缺,干旱分为气象干旱、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。当前澜沧江-湄公
               河的干旱研究仍多集中于气象或农业干旱分析,如基于模型或再分析降水数据重建历史干旱事件、
               基于有限的地面站观测分析干旱的时空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[18-21] 。Zhang 等 [18] 基于 VIC 模拟澜沧江-湄公河土壤水分,
               并建立对应的干旱指标,较好的重建了 2004/2005 和 2009/2010 年干旱事件,并能够对该地区的农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9]
               干旱进行实时评估。Tang 和 Cao            基于澜沧江流域的 8 个气象站数据,计算 SPI 指标,发现澜沧江下
  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:2020-05-14;网络首发时间:2020-12-09
                  网络首发地址:https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11.5020.TV.20201208.1000.001.html
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: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项(HY0145B152017)
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:刘慧(1985-),博士,高级工程师,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。E-mail:wuyouliuhui@163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 479  —
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