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 - 2020-6
P. 34
潘家口水库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水库,长期以来受上游高污染负荷来水、库区大面积网
箱养殖等影响,水库氮、磷浓度持续升高,长期处于 V 类~劣 V 类,水库营养状况急剧恶化 [21-23] 。王
少明等研究指出,潘家口水库 TN、TP 分别呈劣 V 类和 V 类,治理潘家口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主要是
加大上游治污力度,控制入库外源氮磷负荷,同时取缔水库网箱养鱼,减轻内源负荷的影响 [22-25] 。朱
翔等对水库沉积物污染状况的研究表明,水库沉积物处于有机污染状态,且已达到严重污染级别,
内源负荷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[26] 。对此,2016 年潘家口水库开始取缔网箱养鱼,并于 2017 年网
箱全面清除;同时近年来水库上游加强治污力度,滦河上游来水氨氮、磷浓度大幅度降低。但目前
潘家口水库沉积物污染负荷的存量大、内源污染释放风险高,现状治污措施作用下水库水质状况以
及内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,是目前水质管理最为关注的问题。因此,本文系统分析了建库以来
水库氮、磷的时空变化规律,研究了各类污染源作用下水库氮磷的滞留效应,识别了水库的主要污
染源,为水库的污染治理和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
2.1 研究区域概况 潘家口水库建成于 1983 年,位于河北省承德、唐山交界处的滦河干流,流域控
制面积 3.37 万 km ,具体如图 1 所示 [27] 。潘家口水库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龙头水库,承担着向天津
2
市、唐山市供水的任务,兼顾防洪、发电 [22] 。水库为峡谷型深水水库,水域面积 69 km ,现状实测
2
3
3
总库容 19.13 亿 m ,最大水深 71 m,近 10 年平均来水量 8.71 亿 m ,为多年调节水库 [22,28] 。
图 1 滦河流域及潘家口水库位置示意图
2.2 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了潘家口水库蓄水以来乌龙矶、坝前等常规监测点氮、磷的逐月监测数据
(如图 2),分析库区和入库氮、磷浓度的变化。常规监测每月 5 日前采样,水库样品采自表层 1 m。
水库早期缺乏监测,坝前 TN、氨氮、硝酸盐以及乌龙矶 TN 仅有 2003 年以来的连续监测数据,库区
TP 仅有 2000 年以来的连续监测数据。近二十年数据主要来自引滦工程管理局,历史数据主要来自相
关文献 [24-25,29] 。
同时,2018 年 8 月、11 月对坝前断面进行垂向分层水质监测,主要监测指标有 TP、TN、氨氮、
硝酸盐等。分层水质监测,采用卡盖式分层采水器,表水层和温跃层每 5 m 采集一个水样,滞温层每
10 m 采集一个水样,并在库底以上 1 m、3 m、5 m 分别采集水样。
2.3 数据计算方法 考虑到水库每年的水位变化对物质保留量的影响,水库对营养盐的滞留效率的
计算方法如下 [30] :
— 470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