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8 - 2021年第19卷第6期
P. 78
(4)评价结果。得到综合权重 W 和适宜性评分矩阵 R 后,如式(1)将综合权重 W 与适宜性评分矩
阵 R 利用加权平均型算子进行合成,得到评价结果矩阵 B。
B = W × R (1)
我们可以用评价得分矩阵 B 表示管材的适应性情况。
3 工程应用实例
以新疆某供水工程项目为例,基于 AHP 管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,对国内几种最常用的大口径
输水管道的性能进行了比选,对工程主干管材开展适应性评价,决定出适合该工程使用的大口径输
水管材。
3.1 工程背景 新疆某供水项目位于喀什地区北部,主要供水对象为喀什市、疏附县、疏勒县等地
区城乡居民生产、生活用水。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大(2)型,设计规模:近期取水 10555 万 m /a,干管
3
设计流量为 3.98 m /s;远期取水 15259 万 m /a,干管设计流量为 5.73 m /s。采用双管重力流供水方
3
3
3
案。新建干支管共 26 条,总长 384.57 km,其中总干管 25.61 km、干管 200.26 km、支管 158.71 km,
设计干管管径范围为 DN1600—DN600,支管管径范围为 DN500—DN160,管道设计压力等级最大管
段为 3.0 MPa。
管线段地层岩性以级配不良砾、级配不良砂、
粉土质砂、低液限粉土为主。工程大体分为两种地
层结构,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层为砂砾石,地下水
位很低;平原灌区地层岩性为低液限黏土和粉细砂,
地下水埋深3.0 ~ 5.0 m,水位高处可达1.5 ~ 3.0 m,在
管沟开挖深度内可见。工程区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
多为 0.8 m。管线沿线地下水、地基土对混凝土结
构、钢筋、钢结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。
3.2 管材适应性评价
(1)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。依据管材选用原则
和以往工程主干管材的比选经验,建立长距离大口
径供水工程主干管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。首先要
满 足 管 道 施 工 和 运 行 安 全 的 需 要 , 提 高 管 网 安 全
性、延长使用寿命、提升输送能力,避免管道事故
发生。其次要根据地形情况,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
与 经 济 技 术 比 较 , 在 保 证 质 量 和 工 程 安 全 的 前 提
下,做到经济合理、施工方便。从施工、安全、经
济、管材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后确定。
选 择 管 材 时 应 遵 循 以 下 原 则 : 在 管 材 性 质 方
面,考虑工程规模及重要性、管道口径及要求承受
的内压力和外荷载、防腐蚀性能。随着环保意识的
增强,管材生产工艺的环保程度和使用寿命也需要
考虑。在经济性能方面,除了管道单价和管道的综
合造价外,也需要考虑管道管壁糙率、局部水头损
失因素,这对管道输水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。在
施工方面,需要考虑管道能否满足工程地质、地形
条件、现场条件能否满足接口安装、基础和回填施
工等要求。在安全运行方面,由于新疆地区气候恶 图 1 管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
— 600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