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7 - 2021年第19卷第6期
P. 77

效性,评价结果可为工程设计决策提供参考。


               2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材适应性评价方法

               2.1  常用长距离输水管材特点              目前国内长距离大口径输水工程管材主要有钢管、球墨铸铁管等金
               属管材,玻璃钢夹砂管、钢筋混凝土管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无机材料
               管道,聚乙烯管、硬聚氯乙烯管等有机材料管道和钢塑复合材料管道,输水管道产品实现了多样
               化 [12-14] 。管材类型和特点如表 1 所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常用管材类型和特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管材类型              工作压力/MPa    管径/m       接口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特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钢管(SP)               >10       0.6~4  焊接刚性接口             机械强度高,可塑性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柔性承插接
                  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(PCCP)           0.58~2.0   0.4~4                抗外载能力强、造价低、使用寿命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、胶圈密封
               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(FRPM)           0.6~2.4    0.4~4  柔性承插接口       质量轻、耐腐蚀、内壁光滑、水头损失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柔性承插接
                 钢筋缠绕钢筒混凝土压力管(BCCP)          0.58~2.0   0.4~4                抗外载能力强、抗渗性好、抗拉强度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、胶圈密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柔性承插接        耐腐蚀、抗震性好、抗拉强度高,韧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球墨铸铁管(DIP)             0~3.0    0.4~2.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、胶圈密封                好,延伸率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插口和焊接        耐腐蚀、内壁光滑、流动阻力小、强度
                    高密度聚乙烯管(HDPE)            0.6~1.6   0.016~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               高、韧性好、重量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钢骨架密封圈
                  高性能能聚乙烯管(PVC-UH)           0.5~2.5   0.1~1.6              绿色环保、强度高,耐腐蚀、使用寿命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插口

               2.2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材适应性评价方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层次分析法(AHP)将决策问题划分为多个相互关
               联的因素,并分层次归类,使得分析过程更加严谨且条理清晰。该方法在优化和评价结构复杂的系
               统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。它能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影响因素,针对每一个影响指标进行分析评价,
               逐层研究,最后得到目标值            [15] 。
                   层次分析法首先根据标度表对同层诊断指标的重要度进行对比,构成出整层指标的判断矩阵。
               然后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。当随机一致性比率 CR=CI/RI<0.1 时,认为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满足
               要求,采用根植法得到诊断指标的初始权重                    [16] 。
                   管材适应性评价问题是一个需要考虑多层次影响因素的复杂问题,内在性质和外部条件均对管
               材选择有很大的影响。对管材选择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需要对其进行管材适应性评价。因此,建立基
               于 AHP 的管材适应性评价模型,对长距离大口径供水工程主干管材进行评价。
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步骤如下:
                  (1)建立管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。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进行比选时,具体采用某种管材不仅由
               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,施工方式、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。依据管材选用原则和以往管材比选
               经验,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管材本身的物理性质、对于施工环境的适应程度、管道运行安全和经济
               性能 4 个方面。因此,我们建立的管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1 所示。
                  (2)指标评分。通过查阅各类管道规范,施工标准等相关资料,根据工程的的地质条件,自然环
               境条件、施工条件等工程情况对比各种类型管道的特点,以行业评估规范为标准,由专家分别对其
               各个指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分,得到适宜性评分矩阵 R。
                  (3)评价指标权重。根据专家评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,使用 AHP 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权
               重,并检验构造的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比率要求。然后对判断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,根据计算
               最终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W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 599  —
   72   73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