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2020-6
P. 62
调水线路图例
翻山明渠段
自流明渠段
自流隧道段
图 4 调水工程线路
大量山体部分采用自流隧道方式,出隧道后缓
坡自流至怒江,这其中仅翻山明渠部分涉及到
能源需求问题,其线路长约 28.61 km,年引水
量为 230 亿 m 。需要说明的是,本线路仅初步
3
考虑地形和土地利用条件设定,随后围绕富余
风光资源利用角度来进行线路方面的评价分析。
3.2 西藏地区风光资源分析 受地势较高和高
空西风环流的影响,西藏大部分地区属于风能
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。初步估算西藏风能资源 图 5 调水工程线路高程
在 7 m/s 以上的区域约占全区面积的 30%,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1.8×10 万 kW,技术可开发量约为
5
理论蕴藏量的十分之一(1.8×10 万 kW)。此外,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,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
4
的地区之一,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 3100 ~ 3400 h,平均每天 9 h左右。西藏小部分东南地区日照时
间较少、太阳辐射较弱,年均总辐射低于 5000×10 J/m ;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长、辐射强,年均总辐
6
2
射高于 6000 ×10 J/m ,局部地区高达 8000×10 J/m 。截止到 2018年底,西藏地区电网装机容量 307万 kW,
2
6
6
2
其中光伏 101.5 万 kW,占总装机容量的 33.06%;风电 0.75 万 kW,占总装机容量的 0.24%。根据全国
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2019 年底的统计数据,西藏全年弃光量达 4.1 亿 kW·h,弃光率为 24.1%。
远期规划中,仅光伏一项西藏地区可开发量就高达 5000 万 kW。
4 调水线路能源转化分析
4.1 自流段、提水段划分 依据上述模型,本文 表 1 水段划分结果
设定线路在海拔 2800 ~ 4000 m 之间,共划分自流 名称 经度 纬度 高程/m 水位落差/m
段 5 段,总发电水头为 2581.07 m;提水段 4 段, 提水段 1 95.66 29.93 3911.75 1.48
总提水扬程为 1777.33 m,具体自流段、提水段划 自流段 1 95.66 29.93 3013.41 898.35
提水段 2 95.66 29.94 3510.60 497.19
分如表 1 和图 6 所示。表 1 中经纬度与高程为自流
自流段 2 95.66 29.97 2973.87 536.74
段、提水段终点的位置信息。
提水段 3 95.65 30.00 3534.49 560.62
4.2 水电站与梯级泵站规划结果 根据设定线路 自流段 3 95.63 30.03 2885.73 648.76
的 自 流 段 可 规 划 水 电 站 5 座 , 总 引 水 年 发 电 量 提水段 4 95.61 30.06 3603.76 718.03
1286.23亿 kW·h,总装机容量 2572.46万 kW·h,总 自流段 4 95.56 30.11 3531.69 72.07
储能 19632.96 万 kW·h;该线路提水段需规划梯级 自流段 5 95.55 30.12 3956.85 425.16
— 498 —